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两汉与匈奴的民族关系,简要介绍了匈奴的兴起,重点介绍了漠北之战、昭君出塞,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为本课难点。
作者陈兴友
机构地区铜山县大黄山镇湖庄初中
出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03年第3期30-32,共3页
关键词《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教学目标 课堂讨论 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分类号G633.5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510.2
相关文献
1杨凤义.历史课堂教学导入的几个方法[J].吉林教育:综合,2010(11):76-76. 被引量:2
2刘强,边哲.降,还是死?仍然是个问题——一则史料的再思考[J].读写月报:高中版,2009(9):13-14.
3黄睿.树爷爷的识字课(五)[J].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2007,0(5):22-23.
4任洪超.寻找[J].语文月刊,1997,0(7):30-30.
5天心取米[J].快乐语文:高年级版,2009(4):49-49.
6王丽.理解“不平等”[J].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2003,0(9):38-39.
7许萍.浅析两汉与匈奴关系的演变[J].中学历史教学,2003(11):53-53.
8李鸿华.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大一统的汉朝》一课为例[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0(12):246-247.
9杨丽兰.浅谈初中历史新课程的导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6(6):81-82. 被引量:1
10刘然.悬梁苦读[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5,0(8):3-3.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