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瓦类是类似水蛭的一种生物,是一种蠕虫,它们生活在深海,靠吸血为生。这是一种长相怪异、身型巨大的生物。
在大约6亿年前的寒武纪,生活在中国南海的深海大峡谷等地,学名是OTTOIA ,但是体长只有2cm~16cm 。这种虫是在连哺乳动物都没出现的时代的最早海洋皇者之一。
5
本词条 无参考资料,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奥特瓦
时代
寒武纪
分类
一种蠕虫
学名
OTTOIA
目录
1奥托虫
2电影相关
折叠编辑本段奥托虫
贵州古生物化石:奥托虫
贵州古生物化石:奥托虫
个体为弯曲的筒形,中部膨大并向侧外拱突。未见吻部构造,个体躯干长度超50mm,中部最大宽度达7mm。外体环节保存清楚,中部体环宽度(纵向)最大,达1.1mm。两端部分仅0.7mm。环脊明显凸起,常常由两根细脊紧排列而成。环节虫表面常有5-7条波状弯曲的横纹装饰。未见消化肠道。 奥托亚虫(Ottoia)是Walcott于1911年建立的属,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president山脊北的Otto 小溪命名,并以此属建立奥托亚虫科,置于环节虫类(annelids)(Walcott,1911)。
建属时,Walcott(1911)并未给属下定义,模式种O.prolifica描述也简单。conway morris(1977)据大量标本,详尽、系统地研究了奥托亚虫,其主要属征归纳如下:"外形长筒形,身体两侧对称,可分为体前的吻及具环节的躯干,吻上有口及钩、刺、针形装饰。具消化道、饥痕",并置于鳃动物门中。凯里的标本与产于布尔吉斯页岩中的奥托亚虫的模式种O.prolifiaWalcott(Walcott,1911,p.128-129,pl..19,figs.1-3,5;ConwayMorris,1977,pls.1-14;text.36-37)的部分的外形、环节等特征很相似。由于凯里标本未见吻部及其它解剖构造,暂作未定种。
奥特瓦
奥特瓦
折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