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雨岩是一位就读于成都华西协中、华西大学教育系,毕业实习时兼任成都明德小学的校长。
基本信息
本名
黄雨岩
出生地
凉姜沟吴桥黄庄
乙酉年冬天的一个周末,笔者独自徒步去离城约五里地的凉姜沟吴桥,寻觅黄雨岩先生故居黄庄。
当地年纪长一些的老乡还记得黄雨岩这个名字。一位名曾言文的中年妇女主动为我当向导,引着我先去黄氏墓地。位于吴桥狮子湾半坡上的黄氏墓地,占地约二十平米,石砌台基,座北朝南,背面是丰茂的草木,坎上筑有一户农舍,前方与催科山相望,一条小溪缓缓从山下流过。已垒有三座坟并立有碑碣,中间为雨岩先生之父黄於云之墓,右边便是黄公雨岩及夫人吴存玉的双棺坟。墓前有残存的香烛和纸灰,表明近日里有人前来祭扫过。沿着墓地向西一条斜斜的小道走过去约五十米处便是黄庄,也在山腰,旧地名为岩瓮寺,是一座竹木掩隐的三合院,约三百平米,应该是百余岁的老屋了。一公尺高的石砌基座和院坝里铺设的石板已呈风化状。院舍已作了一些改建,正屋和左厢还依稀保持着原样,串架瓦房,板壁和竹泥夹壁;格子窗及檐前垂花上有一些简洁的雕饰,属晚清民居风格,却因年深久远已颓朽,左厢已是人去楼空更显凄凉。院前坎下有几株参天油樟和一大丛慈竹,院子周围是零星果树和大片蔬菜地。现住着农民陈洪才、陈锡民兄弟两家。据雨岩先生的子女、亲友及相关文字资料记载:1938年为避日机轰炸,举家迁往凉姜沟吴桥狮子湾祖屋。"山腰有农舍三合院一幢,土墙剥落,木缘腐朽,屋顶长满苔藓,在父亲(黄雨岩)安排下将农舍进行修葺。远远望去,白墙黑瓦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分外醒目。对周围荒山进行开荒绿化,建成园艺场。经过几年经营,彻底改变了原有面貌,屋后松林一片,屋前竹林荫蔽,院后泉水叮咚,桂圆、荔枝挂满枝头,院中种葡萄、月季、兰花,院侧种菊花、夜来香、十三太保等百卉;花架下养有几缸金鱼;又将坡下荒山辟为柑桔园,树间种洋葱、草莓、蕃茄等蔬菜;北屋养猪羊,形成生态循环。南屋改建为画室,命名黄庄,终日写字作画,这一普通农舍竟成为文人墨客常来吟诗作画之所,园艺场地成为本地农艺示范之地。""每年夏秋时节是全家最忙碌的时候,收获的桔子、樱桃要加工成瓶装罐头,摘下的葡萄要酿成葡萄酒。全家围坐在屋檐下,用针挑出果核,然后清洗、入罐、注糖水、加温、消毒、排气……。重要的工序都是父亲(雨岩)亲自动手。加工后的罐头清甜可口,葡萄酒味美香醇。这在没有食品加工业的解放前,在社会上引起震惊。""父亲(雨岩)壮岁之时,深感农业落后,决心改变宜宾农业落后面貌,42岁赴南京金陵大学学农艺,学成返里,推广农业科学,改良小麦,在宜宾首先引进蕃茄(当时称洋柿子,不敢吃)花菜、洋葱、草莓等新品种,并自营农场,种果树、植花草、推广果树嫁接,造地窖藏柑桔,盛夏也能尝到冬季水果。在闭塞的当时,引起社会的惊讶和称赞。"
据大女黄芳回忆,每周末几乎都有客人来:冷勋南、李真白、熊明煊、苏厚忠、唐献瑞夫妇及好些不知名姓的朋友,就要杀鸡割肉推豆花款待他们。走时还让带去一捧鲜花或水果、罐头、葡萄酒。笔者想像得出,当时的黄庄真乃乱世中的世外桃源,"往来无白丁",也是文人墨客和贤达们雅聚的沙龙,而雨岩先生的绘事也在这期间得到升华和丰收。"花卉专师吴昌硕,下笔朴茂,自然天成。中岁结茅东郊黄庄,傍山而居,周围辟荒地数亩,手植百卉,朝日观摩,心领神会,深得自然之秘,于是,艺技益进。所作紫藤、牡丹、荷花、菊花、山茶、水仙等,千姿百态,笔参造化,达到形神兼备的意趣。而构思深处,尤别出新意,叹为艺林之独出者。"(摘录周植桑文章)"雨岩老师虽承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诸大师,却比吴、齐、任大师更灵活、更符合美学原则。在表现透视构图方面更富有自然情趣。他的作品参加过省展、西南美展。所画紫藤还参加过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美展。逮国前任过宜宾首届美协主席。……四十年代初,我从国立艺专辍学来到宜宾,一次我拿着山水习作与荫父兄去看黄老师求指点,老师对我的作品给予了鼓励,认为构图有独特之处。此后非常关心我的艺术成长,随时关心指点,受益匪浅。我岳父与老师是知交,老师将我的爱人王敏当成女儿,因此私人情感甚笃。王光蜀先生是黄老师的老师,黄老师又把我当成自己的学生。我们三人常在一起谈艺论画,于是自然发展成既是师生,又是忘年交。"(翠屏书画院院长唐献瑞先生语)
黄雨岩作品
黄雨岩作品
"雨岩先生早年就读于成都华西协中、华西大学教育系,除学教育理论外,还学习绘画,毕业实习时兼任成都明德小学校长。1924年回宜宾在省宜中(宜一中)、县中(宜三中)、贞光女中等教授图画和教育方面学科,以后任明德中学(宜六中)校长。因不满洋人对办学的干预,毅然辞职,于1935年到南京金陵大学园农艺专业。抗战爆发后仍回宜宾教书。他教授生物、园艺、绘画等学科。……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在上海被汉奸刺杀身亡,夫人刘王立民为纪念丈夫在宜宾建立湛恩难童教养院,收养敌战区难童。黄老师除任董事长外还兼绘画课。"(摘录原宜宾市委书记、地区统战部长苏厚忠在纪念黄雨岩百龄寿辰暨《黄雨岩画册》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搜索发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