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副区长支现伟29日在发布会上表示,26日以来,截至29日15时,累计完成人员采样129.65万份,已出结果125.74万,全部为阴性。
但北京疫情还未完全控制。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12月28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7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新增本土病例中,5例新增确诊为此前病例同事,2例为网约车司机。
临近寒假,学生放假如何安排?放假之后会否安排线上教学?
全市中小学分三批放寒假
△图片来源于网络直播截图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北京市中小学应于2021年1月29日(周五)结束本学期工作,1月30日(周六)起放寒假。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和学段年龄特点,调整为分三批放寒假,具体时间为:1月16日(周六),全市小学放寒假;1月23日(周六),全市初一、初二年级放寒假;1月30日(周六),全市初、高三和高一高二年级放寒假。
基于何种考虑作出如上安排?李奕进一步解释称,首先,对小学阶段来说,一是学生年龄小,人数多,班额、校额大,单元管理难度大;二是从孩子身体健康考虑,冬季天气寒冷,昼短夜长,孩子容易疲劳感冒,提前放假也是为了减小校感风险;三是对小学教育教学任务做了总体评估,提前放假不影响教育教学安排。
其次,对初一、初二年级学生来说,一是目前统计看,提前放假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二是这两个年级学生在中学阶段年龄偏小,且非毕业年级,也没有重大的全市性考试,学习压力相对较小,考虑教育教学、孩子身体健康等因素,提前一周放寒假。
第三,对初三、高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毕业年级,目前学业压力和任务比较紧张;对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来说,在1月面临市级、区级部分统一考试安排;此外,这几个年级的学生年龄大些,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好,因此初三、高三和高一、高二年级暂时不作调整,按照原计划正常放寒假。
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
对于学生和家长关注的补课问题,李奕表示,教师正常上班,学生提前放假后至1月29日前,学校要组织教师开展线上家访和“一对一”学生谈话,全面了解掌握学生成长环境和思想动态,增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信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关年级放假前,学校应完成本学期正常教育教学内容。寒假期间,各学校不安排线上教学活动,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
落实校园常态化防控措施
对于校园疫情防控措施,李奕提出,要坚持校园封闭管理。严格校门管理,严把入校人员关。
要减少人员流动与聚集。中小学干部教师、学生及共同居住家庭成员要坚持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各区和学校不得组织包括大型会议、节日联欢、师生聚餐等在内的聚集性活动。放假前,学校仍然要坚持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的单元式闭环管理,教育教学活动增大人员间距。
要落实校园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强师生员工个人防护,坚持师生晨午晚检及健康状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坚决杜绝带病上岗上课。在校园内严格、科学佩戴口罩,落实个人卫生防护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实校园环境消杀、通风措施,重点部位划定一米线。放假前,要开展学生安全和个人防护教育。
来自:国是直通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