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0月10日,也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抑郁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精神类疾病,据统计,中国抑郁症患病率达2.1%,抑郁症也成了一种常见病,而全球目前预计有3.5亿人患抑郁症,但是能接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不足一半,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对精神疾患的歧视。接下来,大家就和百思特小编一起了解一下中国抑郁症患病率达2.1%,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2020。 (原创文章www.9y9y.com) 中国抑郁症患病率达2.1%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抑郁症,却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疗,社会对精神疾患的歧视是影响治疗的因素之一。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2.1%。作为一种常见病,抑郁症已成人类第二大“杀手”…今天,世界精神卫生日,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并正确看待抑郁症!9500多万中国人的痛2019年2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等在《柳叶刀·精神病学》在线发表研究文章,对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MHS)的患病率数据进行了报告,这是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显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在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比率)为6.8%,12个月患病率(12个月内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比率)为3.6%。照此计算,超过9500万中国人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上述报告对患者群体的调查分析还显示,中国女性抑郁症患病率为4.2%,明显高于男性(3.0%);50-64岁年龄段人群抑郁症患病率最高,为4.1%;农村人群抑郁症患病率为3.7%,略高于城市人群(3.4%)。目前,中国各省份的抑郁症负担和流行病学趋势仍不清楚。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等人通过分析全球疾病负担2017年数据发现,中国的抑郁症已从1990年的全因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的第15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10位。从1990年到2017年,每10万人的全年龄抑郁症患病率从3224.6(95%置信区间)上升到3990.5(95%置信区间),也就是说,现在每10万个中国人中,相比27年前,又多了700多个抑郁症患者。从年龄来看,5至54岁人口的患病率在下降,但55岁以上人口的患病率却在上升。综合来看,目前,70-74岁的女性是我国抑郁症患病率最高的群体,有预测显示到2020年抑郁将成为全球老年人群第二大致残原因。每年1万亿美元作为一种精神疾病领域的常见病,抑郁症对患者的身心都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一项针对我国30-79岁成年人抑郁的研究显示,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上,认知症状、自责自罪和自杀观念是较为常见的心理症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80.81%、 78.18%和56.51%;躯体症状群则以体重改变、睡眠紊乱和精力丧失较为常见,出现概率分别为99.91%、83.60%和81.59%。值得关注的是,上述调查中有约1/3(其中男性43.31%,女性31.35%)的患者没有寻求过任何社会支持和心理治疗,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也不到10%,这是发展中国家抑郁防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如此,抑郁症还给患者和家庭造成了不小的经济负担。一项由世卫组织、世界银行及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开展的全球疾病负担合作研究结果显示,每年抑郁症会给全球经济造成1万亿美元费用。据统计,在中国,每年因抑郁症造成的缺勤、医疗开支以及其他费用在494亿人民币左右。一篇发表在《国际药物经济学杂志》上的文章显示,中国每个抑郁症患者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000元-6000元,间接经济损失为2000元-51000元。根据一项针对上海某三级精神病医院住院抑郁症患者经济负担的研究,调查对象的年人均总费用超过7万元,其中包括患者因病误工费用、照料者因照顾误工费用等在内的间接费用远大于包括医疗和非医疗在内的直接费用。投入可能还不够积极地去治疗抑郁症,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对社会的经济负担也会有明显改善。据世界卫生组织主导的一项研究,在抑郁症治疗方面每投入1美元,可以在恢复健康和工作能力方面得到4美元的回报。但是,我国在精神卫生健康上的投入,似乎不是很够。无论是在人均拥有精神科医生数量、病床数还是资金投入上,与发达或高收入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7年《精神卫生地图集》显示,中国平均每万人仅拥有2.2名精神科医生、5.42名精神科护士。同样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我国精神卫生资源的空间分布也很不均衡。相关媒体报道显示,中国最好的十所精神医学医院,7所都位于东部省份;东部11个省市拥有全国近乎半数的精神卫生机构、精神科医生、护士、病床。据一项针对中国精神卫生资源状况的分析,直到2015年底,全国2853个区县中,仍有1180个区县辖内精神卫生机构数量为零,1366个区县无精神科床位。其中,有10个省(区)精神卫生机构数量为零区县比例在50%以上。不过,近年来政府部门也陆续颁布多项政策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等,加强对心理健康、精神卫生领域的管理和建设。加强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防治也被明确列入《“健康中国”2030》《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据《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确定的试点地区到2022年的工作目标,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抑郁症就诊率要提升50%、治疗率要提高30%,非精神专科医院医师对抑郁症识别率要提升50%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