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E漏洞中文网

0DayBank一个专门收集整理全球互联网漏洞的公开发布网站
  1. 首页
  2. 漏洞列表
  3. 正文

银银平台

2020年7月14日 484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同业之王的秘密:兴业银行“银银平台”介绍
2018-09-14阅读 4.8K0
最近在研究银行系科技公司都能做啥,研究了建信金科、兴业数金、招联金融、民生金融科技公司等,发现有的是已经做得不错了,有的才刚起步,有的就是纯忽悠、还没有实质性的落地。

金融科技子公司在银行集团内属于非典型性公司,不同于其他子公司,集团对它的业务考核并不是刚性的利润指标或是规模发展指标,业务发展规划更多的是金融科技子公司层面制定,而不是集团分配,一切都还是探索的阶段,包括行领导层面如何界定这个子公司运营成功的标准也都在探索。

对于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真正能做的一些事,其实不少银行早就已经在涉足,通过将本行的一些金融科技产品,输出给其他行,实现互利共赢,国内目前做的最好的,个人认为,当属同业之王:兴业银行“银银平台”。

银银平台

银银平台介绍
银银平台是兴业银行于2007年,在国内率先推出的银银合作品牌。银银平台是结合了互联网金融和线下金融的完整服务体系.

银银平台业务模式
银银平台改变了商业银行只提供金融产品的传统经营模式,“将管理、科技、业务流程等作为可输出的产品,为各类合作银行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既开拓了全新的业务领域,也是实现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转变的大胆尝试。

截至目前,银银平台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支付结算网络之一和最大的商业银行信息系统提供商之一,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旨在打造一个更加高效便捷、互利共赢的财富管理平台。

为什么需要银银平台
作为国内率先推出的银银合作品牌,银银平台是结合互联网金融和线下金融的完整服务体系,为各类合作银行提供包括财富管理、支付结算、科技输出、培训服务、融资服务、资本及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等内容的全面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成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信息系统提供商之一。 。

第一:银银平台解决汇款问题
众所周知,银行的基本业务可以归结为存、贷、汇。对于地方商业银行来说,存和贷都没有问题,银行本身在当地可以解决。汇,也就是结算,一直是一个头痛的问题。这不仅有个异地跨地域的问题,有个银行间跨行的问题,还有一个结算的时效问题。

央行的支付系统(详细可以看我的上一篇文章介绍《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介绍》)存在的问题:

1: 央行大额结算是有时间限制的,从早上10点到下午4点为止。意味着下午4点以后产生的大额交易,无论线下还是线上,当天无法完成结算。

2:央行要求各结算银行存入一定数量的结算保证金,而给出的利率估计很低,可能仅仅是活期利息。

3:央行对每一笔交易收取一定数量的费用。

第二:银银平台成了平台公司
兴业银行银银平台的价值,就在于它连接了近3.5万个物理网点(2016年底,农行的物理网点也就21000个),各个签约银行之间,可以通过兴业的这个平台,实现柜面互通,全天候完成交易结算,完成信用卡还款等业务,无须通过央行平台,不受时间限制。兴业银行也收取交易费用,每一笔据说是0.5元,极其低廉;它也要求签约行存入结算保证金,但是支付的利率超过央行。

本来那些有志向的地方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身的发展,逐步解决网点不足的短板。但是自从2011年两会期间北京银行呼吁解除对地方银行发展的地域限制,从而被痛批后,不少地方商行断了这个念想,老老实实加盟了兴业的这个平台。近年来风起云涌的村镇银行,又为银银平台添枝加叶。

看起来,银银平台对各个地方商业银行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它有效地解决了各地分散的商业银行头痛不已的支付结算问题,很好地满足了自身客户的支付需求。而持续、迅速增加的网点总数,反过来又使得这个网络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有吸引力,它的护城河也就越宽越深。

第三:真正的科技输出赋能
这一点是所有的金融科技公司都想要做并且宣称自己在做的。

而兴业银银平台真正做到了,科技输出、数据备份。这招,简直就是给村镇银行等小银行和以后即将诞生的民营银行们量身定做的。便宜,据说每套只要100多万。安全,兴业银行很早就建立了主数据中心、同城灾备、异地灾备三位一体的灾备体系,是国内首批符合国际公认灾难备份5级标准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灾难备份要求的银行。即使两个地方同时遭受地震、火灾、泥石流、海啸、战争等天灾人祸,系统运作依然不受影响。

因此,在反复衡量比较了利弊得失之后,不少小银行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兴业的环抱。对于这些只能在本地开展业务的小银行而言,加入兴业这个平台,直接使用现代化的操作系统,享受高等级的安全备份,无疑是个质优价廉的极佳选项。代价是,从此牢牢地绑定在兴业的战车上,与兴业共同繁荣。0daybank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20年7月14日

小助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您需要 登录 之后才可以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pdr.cn CVE漏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2031030号

联系邮箱:wpbgssyubnmsxxxkkk@proto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