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色啊色啊色啊色
商丘新闻新起航
快传号 | 2017-12-31
友情提示:后台回复“下载”二字,即可下载到五种版本的金瓶梅
这是落月山房末世丧钟--解毒金瓶梅系列的第 3 篇
他鄙视他
说实话,这两天谈论的开篇都不是笑笑生的文笔。哇哈哈。按照金学界大多数专家的意见,词话本才是笑笑生的手笔,崇祯本是后人的改作。据日本学者统计,全书改动达一万多处。尤其是第一回,改订者几乎将它重写。这个改订者比笑笑生更低调,他连名号都不署一个。所以我要补充一下,本书(也就是我正在连载的这个系列)把兰陵笑笑生当作是他们俩的共同笔名。这或许正是这位改订者不署名的本意吧。
这个改订者对词话本的开篇极不满意,将它重写了一遍。他的改动,大多数都得到了后辈的认可,只是他毫不客气地删掉词话本书前的四贪词让某些论者感觉不妥。
这些论者认为,四贪词是《金瓶梅》的纲目。你把它删掉,不就等于挖了人家的眼睛吗?
文学上的论争,大家都不要太当真。因为没有道理可讲。要是真有道理可讲,你叫人家混理论饭的人还怎么骗公粮?
我对这桩公案没有成见,反正我只是看热闹的,不是混公粮的。我只关心谁比谁狠。
对了,你们到底有没有下载《金瓶梅》来看哦,别只顾着找不可描述的段落,说真的,你们想用《金瓶梅》催情那就是打错了算盘买错了药。它虽然被大多数普通群众判为古今第一淫书,但压根儿就名不副实。你得翻很多很多页才能找到那么一点儿。好了,这些外围的事我就不提了。我只是希望大家能享受到文学的真正乐趣。
今儿个我们就来围观一下两个笑笑生的斗殴。
人性的源代码
来看看万历笑笑生是怎么出拳的。他在序言部分,也就是书首位置,对酒色财气各赋了一词:
酒损精神破丧家,语言无状闹喧哗。疏亲慢友多由你,背义忘恩尽是他。
切须戒,饮流霞。若能依此实无差。失却万事皆因此,今后逢宾只待茶。
休爱绿鬓美朱颜,少贪红粉翠花钿。损身害命多娇态,倾国倾城色更鲜。
莫恋此,养丹田。人能寡欲寿长年。从今罢却闲风月,纸帐梅花独自眠。
钱帛金珠笼内收,若非公道少贪求。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怀情为利休。
急缩手,且抽头。免使身心昼夜愁。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莫使强梁逞技能,挥拳捋袖弄精神。一时怒发无明穴,到后忧煎祸及身。
莫太过,免灾遁。劝君凡事放宽情。合撒手时须撒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这就是所谓的四贪词(词牌是鹧鸪天)。万历笑笑生将酒色财气并列起来作为人性贪欲的四大元素,就像佛家的地水火风,窝国的金木水火土。这里要补充的是,四贪词并非万历笑笑生的发明,它在那以前就已经是成型的俗套。
俺们也不追究原创性了。但为啥在开篇之后,他却单讲“情色”二字,气势汹汹地列举数位红颜祸水祸国殃民,坑害英雄的典故?这不是自己打脸吗?文气不通,有杂凑之嫌。
崇祯笑笑生对此大为不满。你怎么可以这样不讲章法?他大刀一挥,将其斫除,然后端出了自己的人性理论。
他认为四大元素根本不能并列。没钱你哪来酒喝?没酒喝你还撒啥酒疯?没钱,连英雄也要气短。所以酒和气都算不得源代码。能和财并列的只有色。
固然,钱可通神论古已有之。对贪欲的戒惧也算不得什么发明。但大家要清楚一个事实,在笑笑生以前,有哪个人敢于把一个商人拿来做长篇小说的主角?有谁会以数十万言的篇幅把绕着财神转圈的社会生活纳入历史?
万历笑笑生显然还未意识到自己的划时代意义。崇祯笑笑生虽然也没有意识到,但他已经进了一步,所以他能够纠正万历笑笑生对自己作品主题的歪曲。
捡便宜
因此,崇祯笑笑生用财色二字取代了万历笑笑生的情色二字。
如果只从情色二字着眼,那这本书写的不过是些狗男女。从财色二字着眼,才能容纳广阔的社会生活。
我们今天是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倘若我们真能设身处地地为两个笑笑生想想,那我们真的是不能再要求他们更多了。因为他们俩都在干一件前无古人的事。几千年来,数亿人都不曾这么干过,突然有一天,万历笑笑生就干了。他看不清自己的伟大之处,又有什么奇怪呢?
因此,我们与其说崇祯笑笑生更加高明,不如说是他捡了万历笑笑生的便宜。所谓事后诸葛亮是也。
经过崇祯笑笑生的补刀,《金瓶梅》便得以在开篇就明确地宣布自己不是某些狗男女的淫乱史,而是以一人一家的兴亡作为骨架的社会经济生活史,也就是巴尔扎克所谓的风俗史。
诸位,若是你们有志气,你们还可以接着去捡万历笑笑生的便宜,把《金瓶梅》改得更好。我可不是和你们说笑。大凡用心读过《金瓶梅词话》的人都能发现,这本书写得很着急,仿佛在和死神赛跑,以至于某些地方出现了上下文对不上榫的尴尬情况,而且后二十回的文气明显衰弱,大有赶鸭子上架的意思,写得不情不愿的。我的意思就是,《金瓶梅》大有便宜可捡,嘿嘿。
回头再看
诸位再把崇祯本翻出来。大家是不是看到第一回回首有两首诗。其实,第一首诗不是为第一回写的,是为全书写的,用以代替四贪词。
豪华去后行人绝,箫筝不响歌喉咽。
雄剑无威光彩沉,宝琴零落金星灭。
玉阶寂寞坠秋露,月照当时歌舞处。
当时歌舞人不回,化为今日西陵灰。
这是唐代女诗人程长文的乐府诗《铜雀台》。张竹坡说,该诗上半首悲财,下半首悲色。好吧,就算他讲得对吧。
这首诗敲响了末世丧钟的第一声。
公元 210 年,曹操筑起铜雀台供伎妾们表演文艺节目。但再伟大的人也要死哇。曹老爷对宠妾们留下遗嘱说:窝老死了之后也要听歌赏舞,你们初一、十五就来铜雀台,像我在世时那样表演歌舞。这首诗所咏的便是这个故实。
万历笑笑生特意引用此诗来为全书点题,自然是费了一番思量的。
别的不说,该诗所咏的主人公曹老爷便是酒色财气样样皆占啊。
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色:连他的儿子和下属们都非常清楚老曹十分热爱美丽的女性。这不,死了都不放过她们。
财:天下都是他的。呵呵。
气: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这首诗的意思也是古已有之。无非就是,一切都敌不过死亡。曹老爷会死,那些为他的亡灵表演歌舞的女子也会死。不光人会死,连朝代也会死。要不是曹家的子孙失了天下,铜雀台的歌舞又怎会停歇?
这首诗放在这里,就是在提醒我们要用死亡作为所有人物命运的大背景。不管是否相信轮回,死亡都是此生此世的边界。以死亡作为观察哨,我们才能像上帝一样鸟瞰芸芸众生的整体命运。
这首诗放在这里,还有一个隐晦的用意。第七十九回,西门庆死了。在临死时,他也像曹老爷叮嘱宠妾一样地叮嘱大老婆,要她继承他的遗志,把姐妹们团结起来,继续共建和谐家庭。不要散伙,不要散伙,要让宴席永远继续!
由此可见,崇祯笑笑生选择这首诗还是费了心的。不过我们也要实话实说,比起后来的《红楼梦》,他的这种草蛇灰线的手法依然太过粗糙。
山人告白
今天有老朋友对我说,我写的文章让他重新认识了《金瓶梅》,他很感谢我。我听了非常高兴。要知道,一个在深圳日理万机的普通人,还得每天熬到半夜才能维持公众号不断更,既图不了钱,也图不了名,那他是有病么?他当然没病。能让《金瓶梅》多一个认真的读者,他便深感欣慰。
在此我想说明一点,这个连载系列目前只是草稿,自然显得粗糙。待连载完成,我才会着手整理、修订,把它做成一本扎扎实实的书。
这位老朋友提了不少关于《金瓶梅》的问题,有一些问题是其他朋友也提过的。我想了想,决定以附录的形式来答复他和其他朋友的问题。
所以呢,我欢迎你向我提问。在文后留言区写下问题即可。
末世丧钟:解毒金瓶梅 小说课专栏 山人报道
举报
— 评论 —
暂无最新评论
写评论...
0daybank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