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闻频道新闻频道 腾讯首页 全站导航
专题首页|最新消息|图集|视频专题|纪念特辑|季老生平|十大成就|作品列表|独家连线|博友追忆|网友悼念|“藏画门”回顾|季老留给我们什么
社会各界送别国学大师季羡林
1 2 3
视频播报
视频:国学大师季羡林逝世 享年98岁
千人八宝山送别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先生悼念现场 学生磕头念长诗祭拜
北大百年讲堂吊唁现场人头攒动
记者赶赴北大 师生深情追忆季羡林
季羡林之子接受采访 感谢悼念者
季羡林先生生前在病床上的最后录影
季羡林不重浮华 晚年辞“国学大师”称号
钱文忠、李方:季羡林还剩下些什么?
讲述国学大师季羡林生平
大师的故事
轶事:上课偷看《金瓶梅》 高考数学得4分
魅力:德国美女为季羡林终生未嫁
出身:穷乡僻壤的野小子
磨炼:清华大学毕业时曾遭遇就业难
爱情:夫人一辈子也没给其写过一封信
晚年:没钱封红包 称自己成了穷光蛋
季羡林作品
·世纪老人的记忆与珍藏:风风雨雨一百年
·文学大师季羡林体味人生新作:忆往述怀
·学术大家的治学经验: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谈人生 佛学研究精华自选本:佛
季老谈师友
忆念胡也频先生 悼念朱光潜先生
回忆陈寅恪先生 悼念冯芝生(友兰)先生
回忆梁实秋先生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西克教授 《季羡林谈师友》全书
导语: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于7月11日9时左右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最新][视频][图集][悼念]
神秘人曝光季羡林遗嘱内幕
遗嘱:[神秘人称北大有季老遗书][季老遗产是天文数字 去向未明]
安葬:[季老之子表示骨灰可能安葬在三处][季老身盖党旗神态安详]
送别:[胡锦涛等敬献花圈][温家宝等送别季羡林][近万人自发送行]
谁为季羡林任继愈二先生撰墓志铭
追忆:[季老之子述恩怨:曾13年不相见][余秋雨称季老人品了不起]
评论:[良人已逝良知犹存][专家称公众未充分识季老价值][影像]
公众为何要强赐季羡林国学大师
独家:[雷达:季老是知识分子楷模][郑湧:踏实做学问][柴静忆季老]
专稿:[张颐武:他的眼光超越时代][李方:季老的内心其实很寂寞]
最新消息
·季羡林先生遗体告别仪式数千人吊唁(图)
·季羡林日记短期内难以全貌出版
·季羡林遗体告别仪式7月19日在八宝山举行
·季羡林之子透露父亲去世主因系心脏萎缩
·《季羡林全集》前六卷将问世 遗产是天文数字
·季羡林逝世未留遗嘱 五大部分遗产去向未明
追忆大师
·季羡林之子讲述父子恩怨:曾经13年不相见
·闾丘露薇:推崇季羡林是对良知知识分子渴求
·季羡林邻居:季先生家的灯永远最早亮
·学者刘仰回忆季老:他的鼓励让我终生难忘
·余秋雨长沙忆季羡林 称其人品非常了不起
·爱徒透露季羡林人生最后时刻仍惦念弘扬国学
连线访谈
·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对季老逝世深表哀悼
·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双星陨落 薪火相传
·北邮人文学院副院长王文宏:痛哭季羡林先生
·人大黄朴民教授:季老生命虽终结但精神永在
·北师大教授赵仁珪:季老过世是一个时代结束
·北大教授:季羡林是世纪转折点上关键性人物
博友悼念
·潘石屹:正月十六与季老的最后一次见面
·党青:励志掉在岩石缝里的季羡林是曾经楷模
·司马平邦:向史上最长寿的文化大师季羡林说拜拜
·保利演艺总裁:国宝级巨星殒落 季羡林大师千古
·裴钰:胡适之最后的弟子,走了
·小说家蔡骏:告别季羡林先生,去寻找遗失的爱
季羡林简介
国学大师季羡林简介
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思想家…[详细]
■ 【季羡林年谱】
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今并入临清市)官庄一个农民家庭;
1917年(六岁)离家去济南投奔叔父。进私塾读书。[详细] [生平图片回顾]
■ 【季羡林作品】
几十年来,季羡林辛勤从事英文、德文、梵文等文学作品的研究与翻译,发表、出版的译作将近四百万字。[作品目录]
■ 【季羡林成就】
十大学术成就:印度古代语言研究;佛教史研究;吐火罗语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详细] [所获主要奖项]
特别策划
“唐僧”季羡林:解读书画被盗案
“国宝”季羡林:他留给我们什么
网友悼念
献花
0人
哀歌
0人
点烛
0人
上香
0人
祭酒
0人
祈福
0人
请在此写下你的悼言
查看网友留言
相关搜索
与季羡林关系最密切的9个人(图解)
热词:季羡林名言 季羡林作品 季承
书画被盗 季羡林谈人生 季羡林散文集
图集:悼念现场 更多>>
各界送别国学大师季羡林
温家宝送别季羡林
季羡林长子季承为父亲送行
民众排队祭奠
学生排长队前往祭奠
弟子钱文忠在恩师遗像前叩首
公众吊唁季老
民众排队祭奠
灵堂设置完毕
各界悼念
柴静忆最后一次见季老:用钢笔写比较文学史
他96岁,只有一只眼睛有视力,每日清晨4时起,坐在床上拿只放大镜,用钢笔写“比较文学史”。手边一本书也没有,不用查资料,“写了一辈子,我就是干这一行的”…[详细]
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对季老逝世深表哀悼
听闻季老今晨骤然病逝的消息,陈建功深表哀痛。“季羡林老先生是很好的人,有大学问。当年我在北大的时候,他是我们的副校长,我也经常去探望他。”…[详细]
潘石屹:正月十六与季老最后一次见面
今年的二月份,我去三零一医院看望过季老。当时季老正在做口述史,每天讲一点,负责记录的山大教授蔡贵林先生说,季老学问非常博大精深,经常口出经典…[详细]
北邮人文学院副院长王文宏:痛哭季先生
我知道,世俗的吵闹使他想离去了,他一定是在做好了充分准备而走的。爷爷走的很安详,可是我们除了祝愿他走好之外,心中确涌满了泪水…[详细]
党青:“掉在岩石缝里”的季羡林是楷模
前几天,女儿生日,专门给她写了一封信。信中专门还以以东方学家季羡林作为对她的励志楷模。谁知今天,却突闻季老先生与世长辞的噩耗…[详细]
保利演艺总裁:国宝级巨星殒落
尽管季老因身体原因已住院多年,但我们仍然不希望得到这样的消息。因为季羡林是中国学界最杰出的大师,是国学大师中最令人仰慕和尊重的泰斗… [详细]
社科院郑湧:继承季老踏实做学问的态度
很多人称季老为国学大师,季老先生确实是当之无愧,他本人却非常谦虚,不接受大师的称号,他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做学问,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详细]
白烨:担心绝学失传 一个时代结束了
学贯中西的老先生越来越少,目前我们只拥有一些领域的专才,却再也没有像老先生这样跨越各个领域并且具备深厚造诣的大师…[详细]
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双星陨落 薪火相传
我茫然地望着万里蓝天,感到双星陨落的无限悲凉。然而,我似乎又在深蓝的苍穹中,看到一代东方学术大师巨大的身影,感到他们对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启示和无可替代的精神重量…[详细]
红学专家周汝昌作诗悼念季羡林
“红学泰斗”周汝昌的女儿周伦玲婉转地把季羡林去世的消息告诉父亲,父亲听后十分悲痛,作诗一首,以纪念两人从1950年就开始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情…[详细]
人大黄朴民教授:季老生命虽终结但精神永在
季先生一生的辛勤付出为国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季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弘扬和呼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详细]
北师大教授赵仁珪:季老过世是一个时代结束
像季老这样有着很高深的学术造诣的老师越来越少了。季老的去世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结束,更是一个学术时代的结束…[详细]
蔡骏:告别季羡林先生 去寻找遗失的爱
季羡林先生走了,终于可以脱下“国学大师”的负担,告别这个喧嚣无知的时代,轻松地去另一个世界寻找遗落在异国他乡的爱…[详细]
司马平邦:向最长寿的文化大师说拜拜
他以这个名字所能代表的中国最高文化成就的符号而活着,到后来,他的生死已不属于他自己,而属于北京大学和属于中国文化…[详细]
裴钰:胡适之最后的弟子,走了
尽管,季老提出的“东化论”值得商榷,但是,老人家还是要把我们古老的文明,导向现代化,这就是季老和胡适一脉相承的思考之路…[详细]
盛大林:季羡林是一个可敬可爱可怜的老头儿
三年前,他还乐观地宣称:“我要活到150岁!”然而,季先生是没有在往八宝山的路上“溜号躲开”,并最终跌倒在100岁的门槛前…[详细]
视频:病逝报道
国学大师季羡林逝世
季羡林享年98岁
北大已成立治丧作组
季羡林病逝于301医院
北大师生沉痛悼念季老
视频:《艺术人生》纪念特辑
季老毕生桃李满天下
梵学泰斗著作等身
弟子继承先生衣钵
众弟子十年完成巨著
北大校友专程探望季老
众弟子恭祝先生健康
季老幽默点评高足
季老书赠天下教师
季老精妙解读教师天职
《艺术人生》专访季羡林
视频:生平回顾
国学大师季羡林生平简介
季羡林读书时爱时髦运动
季羡林被迫留学德国
季羡林2001年返回山东拜祭
季羡林文革中一度想自杀
视频:生前访谈
王小丫采访季羡林
国学大师季羡林谈人生
季羡林最看重做实事的人
季羡林感动中国
国学大师季羡林
视频:作品赏析
季羡林散文《新游石钟山》
季羡林诗词《月是故乡明 》
季羡林《研究学问三境界》
季羡林自述:另一种回忆录
季羡林回忆《赋得永久的悔》
图集:青年时期
1930年 19岁的季羡林
1934年 季羡林清华毕业
1934年 学士袍照
1935年 赴德后所拍照片
1936年 在德国与友人合影
季羡林与乔冠华在德国
海滨聚会(右二为季羡林)
季羡林与同学在德国
1952年 在北大任教
参加塔什干亚非作家会议
图集:晚年生活
受聘央视"国学顾问"
亲友们在病房陪季老吃饭
工作中的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先生与夫人合影
给自己的孙子发压岁钱
借助高倍放大镜读书
庆祝92岁生日
指导日本博士生
与泰国诗琳通公主合影
季羡林与宠物猫
温家宝5次探访季老
2003年9月9日
2005年7月29日
2006年8月6日
2007年8月3日
2008年8月2日
季羡林生平
入私塾,习外文(1911-1929)
1911年季羡林生于山东清平(今临清市)。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季羡林曾说:"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季羡林自己曾说:我没什么理想,我少无大志,我高中毕业以后,家里边没钱,就想找一个职业,当时的时候呢,是抢一只饭碗,没想,我没想什么大志。[详细]
求学时期,选定终生志向(1930-1945)
背景:哥廷根大学位于德国西北部,这所创建于1737年的大学曾经走出了3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二战以前,它一直是世界科学研究的中心,也是欧洲语言学研究的重镇。陈寅恪游学德国时所师从的语言学大师路德施就曾是这里的学生。 1935年10月,季羡林辞别叔父、辞别妻子和几个月大的孩子,辗转来到这里,等待他的是十年的求学时光。两个月后,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作为自己的学业主攻方向,辅修英国语文学、斯拉夫语文学和吐火罗文,在当时的语言学界,能够通晓梵文的学者更是廖若星辰。季羡林当时给自己学术钻研立下一个硬性规定:不在国外研究中国学问。[详细]
回国治学,意气风发(1946-1965)
他到上海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我们就很难想象出来了,到了上海的土地上第一件事他是跪下叩头,然后捧起了一把上海的土,亲吻了一下,说我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季羡林在北大任副教授仅仅一个星期,马上就被提升为了正教授,迅速在学界传为了美谈,这个记录至今也没人能打破。 随着东语系的壮大,季羡林也迎来了一生中最得意的时期。在北京大学1952年和1956年的两次教授评级中,季羡林都是一级,而更大的荣誉是1956年他成为了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四十多岁就荣登中国学术地位的顶峰,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官运亨通”。 [详细]
牛棚岁月,译《罗摩衍那》(1966-1976)
背景:文革后期,季羡林被发落到北大女生宿舍楼的传达室当看门人,正是在那个时候,他开始了《罗摩衍那》的地下翻译。因为怕被红卫兵发现,他只好偷偷地在家里头把原文抄在小纸条上,然后在传达室趁没人经过时拿出小纸条,躲在角落逐字翻译。这样的地下翻译持续了四年。文革结束,《罗摩衍那》的汉译本也初具雏形。 季羡林有常年写日记的习惯,据身边的人回忆,即使是出差在外,偶有所想,季羡林也会想办法记下来,没有纸就用路边的香烟盒。《牛棚杂忆》大概就是当时日记的整理本。[详细]
老而弥坚,笃实敦厚(1977-2009)
从67岁到91岁,24年中,季羡林迎来的却是他的第二个学术的春天。尤其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他八十多岁高龄的时候。他完成了平生最重要的两部学术专著《糖史》和《吐火罗文译释》。 在学界向有“北季南饶”之誉,分别指的是北京大学的季羡林和香港大学的饶宗颐。2008年10月,已经91岁高龄的香港著名学者饶宗颐来到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当记者问及他对季羡林人品、学品的评价时,饶宗颐说了四个字:“笃实敦厚”。[详细]
季老照片
季羡林毕业于山东济南高级中学留影
季羡林与乔冠华在德国
1958年,季羡林参加亚非作家会议
季羡林在北大
主要成就: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
2、佛教史研究
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
3、吐火罗语研究
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1948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1980年又就7O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A《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的欺人之谈。
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中国纸和造纸法输人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游记》有些成分来源于印度的论证,说明中印文化"互相学习,各有创新,交光互影,相互渗透。
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80年代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译》,并撰10万字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1996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6、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罗摩衍那》是即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2万余颂,译成汉语有9万余行,季羡林经过1O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
7、比较文学研究
80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8、东方文化研究
从8O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50O余种、8OO余册,预计15年完成。
9、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
9O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
10、散文创作
从17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80余万字之多,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藏画门”搅动季老天伦乐
事起:季老藏品被拍卖 盗卖矛头直指北大官员夫人
2008年11月初媒体惊爆,季老收藏名画被盗拍卖,据收藏家张衡描述,其中有外交家黄镇、朱霖夫妇给季老祝寿的《松鹤延年》大幅画作,以及艾青、臧克家、吴祖光、费孝通等人送给季老的书法,他认为这些收藏品是真迹,遂以6.1万元拍下其中14件藏品。而且据称,偷盗者竟是北大党委副书记吴志攀的妻子,时任其秘书的杨锐。[详细]
回应:北大否认季羡林字画被盗卖 字画疑为仿造品
北大新校长周其凤在湖南访问时,对季羡林藏品外流一事首次做出表态。 周其凤表示,认为北大盗卖季老作品是一件没有道理的事情,“北京大学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学,北大做事堂堂正正,怎么可能去限制98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自由?又怎么会去盗卖季羡林先生的字画?” …[详细]
季老:回应藏品外流被拍 称书画确实被盗掩盖不了
季老表达了对“丢画”和北大声明的看法,季羡林说:“(丢画)千真万确,我知道,当时有感觉。当面叫你季爷爷、季爷爷,背后偷你的画,这个我知道。偷画的事情,谁也掩盖不了。”季羡林弟子钱文忠在接受早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更是直截了当地表示,举报人手中的字画真假,并不能和季先生私人财产和物品是否流失完全挂钩。…[详细]
警方:直到季老逝世一直未立案 称北大方面很重视
“季羡林藏画流失”事件的举报人张衡在10月24日就已向北京海淀区公安分局报案,称有大量季羡林藏画流入拍卖市场,这种现象很不正常。但是自报案至今已有近两个月,警方始终没有立案和联系他进行调查。警方表示,“季羡林藏画流失”这个案子为何没按这样的程序进行他个人没法回答,“还是联系我们外宣部门吧……而且北大方面也很重视。” …[详细]
季老藏品
出现在拍卖会上的藏品署有季老上款
上图为黄镇、朱霖夫妇给他祝寿的《松鹤延年》画作。详细 »
可怜季老国宝变“唐僧”
季羡林没钱封红包:称只剩一张皮 成了穷光蛋
老先生身边并没有一点可以支配的收入,最后,是护工借了3000元钱给老爷子。这个老人不无风趣地拿自己开涮:“我是周扒皮,最后只剩一张皮了。×××发财了,××也发财了,我成了穷光蛋,我拿100元钱都困难。”[详细]
季羡林称两年生活像坐牢 只好求助总理换秘书
9月30日那天,他直接坐着小车子进了301医院。他带着拍卖图册,季羡林并没看,这位看淡身外之物的老人表示:字画和稿费我都不要了,我就想换个秘书,拿你这个取个证。” …[详细]
北大阻止季羡林之子与父亲见面 拒交季家钥匙
“藏画被盗”、“稿费被扣”……2008年底陆续经历一系列“风波”后,即将登坛解读《三字经》的钱文忠教授出席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透露了恩师季羡林近况:“老师身体很好,他很想回家,可惜却要不到北大那家的门钥匙!” …[详细]
季羡林之子曾称可能状告父亲:争的是理不是钱
记者:您在媒体上也曾表示会考虑通过“司法途径”。季承:是啊,无路可走的时候只能诉诸法律。我想,我争的不是钱而是理,告父亲也未尝不可,因为季羡林的财产已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详细]
书画被盗事件3大疑问待解
一、书画到底有没有被盗?
北大官方:11月5日,北大称尚未发现季老藏品外流的情况。11月8日、11月26日,北大再次发布调查结果称季老藏品没有外流。
季老回应:12月7日,季羡林在与儿子见面是说“(丢画)千真万确……这个我知道。偷画的事情,谁也掩盖不了……”
二、被盗书画是真还是假?
北大官方:11月26日,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称已查明证实“举报人”张衡手中字画全系伪作。所谓“秘书盗卖”没有根据。
张衡回应: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北大、警方和相关文物专家都从没到我这里做过调查和鉴定。北大曾造谣。
三、北大调查有没有权威?
弟子质疑:钱文忠表示北大在此事件中丢掉北大精神:一不让司法介入,二不让亲属介入,三不见举报人。
儿子质疑:北大的声明没有权威性“他们既没有与举报人见面,也没有与家人见面。
他人质疑:北大的调查组是“不调查组”。北大不仅没看过我的画,而且涉嫌与社会上的人勾结起来仿制一些书画。
事件当事人
[儿子季承]13年后,父子相见:头发花白的季承在医院与13年未见的父亲季羡林相见,并给老人带去他爱吃的家乡特产。详细 »
·父子决裂与季承抛妻另娶小保姆有关
·独子讲述父子关系:被指觊觎继承财产
·晚年意外喜 独生子浪子回头归膝下
[秘书杨锐]疑其曾"虐待"季老:张衡表示,季老秘书杨锐负有保管责任,而且只有她手里掌握季老家中房间的钥匙,所有证据都指向杨锐。详细 »
·季羡林秘书回应:“有人在搞阴谋”
·据称藏画被盗卖将影响北大副书记仕途
·北大调查结果:外流季羡林藏品系伪作
作品列表 >>>更多
世纪老人的记忆与珍藏:风风雨雨一百年
作者:季羡林
类型:人文其它
本书由季羡林先生亲自选定的《风风雨雨一百年——季羡林自选集》(第一辑)。该套丛书包括了《季羡林自选集——佛》..[阅读]
学术大师的生活态度:季羡林谈人生
作者:季羡林
类型:人文其它
人生,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结论的研究课题。不仅平常人可以对此大发感慨,而且大学者们似乎也特别偏爱谈人生。本书学术大师..[阅读]
影响大师一生的师友:季羡林谈师友
作者:季羡林
类型:人文其它
我交了一辈子朋友,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人呢?我喜欢的人约略是这样的:质朴、淳厚、诚恳、平易;硬骨头,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阅读]
学术大家的治学经验: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作者:季羡林
类型:人文其它
季羡林先生是学术大家。他读了套子书,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是怎样读书的?又是怎样治学的?他的读书和..[阅读]
一个世纪的珍藏和遗忘:真话能走多远
作者:季羡林
类型:人文其它
本书将季羡林散文中的经典名篇按全新的角度重新结集出版,文字典雅清丽、感情充沛动人,淳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揉,庄重而不板滞,典雅..[阅读]
季羡林佛学研究精华自选本:佛
作者:季羡林
类型:人文其它
本书为季羡林佛学研究精华自选本,最权威,最经典。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著述甚丰。当代中..[阅读]
季羡林亲定自选集:谈人生
作者:季羡林
类型:人文其它
《谈人生》是本套自选集中最突出的作品。季老亲定的97篇文章中,有40余篇为首次出版。本书将季老不同时期所写的人生经历、体验、感悟与回..[阅读]
文学大师季羡林体味人生新作:忆往述怀
作者:季羡林
类型:人文其它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它还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季羡林素以学术造诣较深著称,他虽是年事耄耋却神思焕发,有大量散文随笔问..[阅读]
国学大师季羡林经典散文全集:阅世心语
作者:季羡林
类型:人文其它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阅读]
翻译作品
学术著作
散文随笔
《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
《五卷书》
《优哩婆湿》
《罗摩衍那》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印度简史》
《现代佛学大系》
《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
《敦煌学大辞典》
《大唐西域记校注》 中华书局 1985年
《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
《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
《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
《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7年
《大国方略:著名学者访谈录》
《东方文学史》
《东方文化研究》
《禅与东方文化》
《东西文化议论集》
《世界文化史知识》
《敦煌学大辞典》
《清塘荷韵》
《赋得永久的悔》
《留德十年》
《万泉集》
《清华园日记》
《牛棚杂忆》
《朗润园随笔》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
《季羡林散文选集》
《泰戈尔名作欣赏》
《人生絮语》
《天竺心影》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谈师友》
《季羡林谈人生》
《病塌杂记》 新世界出版社 2007年1月初版
《忆往述怀》 2008年5月第一版
《新纪元文存》 (香港)和平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2003年8月第1版
图集:媒体报道
新京报
京华时报
北京青年报
南方都市报
东方早报
华西都市报
广州日报
新快报
华商报
潇湘晨报
最新报道 更多>>
·季羡林之子称持有父亲遗产字条 捐赠不合法 08月03日
·季羡林独子季承首次谈父亲遗产称全属自己 08月01日
·季老儿子称盗画和偷龟事件系一伙人导演(图) 07月22日
·1985年: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 07月21日
·饶宗颐赋诗悼季老 “北季南饶”情谊深(图) 07月21日
·季羡林追悼会现“偷龟风波” 遗产分配成疑 07月21日
·季羡林追悼会神秘人爆遗嘱内幕 称要揭真相 07月20日
·季羡林之子表示骨灰可能葬到三个地方 07月20日
·万人送别一代宗师季羡林(图) 07月20日
·任继愈子女追忆父亲:去世前两个月还坚持上班 07月20日
·那些送别季老的人:普通人的真情流露(图) 07月19日
·数千人送别季羡林:最是那一缕“季荷”清香 07月19日
·季羡林遗体告别数千人吊唁 骨灰将安葬在3处 07月19日
·季羡林先生遗体告别仪式数千人吊唁(图) 07月19日
·季羡林安卧鲜花翠柏中 身盖党旗神态安详(图) 07月19日
视频报道 更多>>
·视频:一代大师季羡林平实但又不平坦的一生 07月20日
·视频:千人八宝山送别季羡林先生 07月19日
·视频:季羡林先生遗体告别仪式数千人吊唁 07月19日
·视频:北大吊唁季羡林先生最后一天 吊唁者有增无减 07月17日
·视频:季羡林先生悼念现场 学生磕头念长诗祭拜 07月13日
·视频:北大百年讲堂吊唁现场人头攒动 07月13日
·余秋雨说季羡林请他吃饭先换衣 07月13日
·视频:季羡林之子接受采访 感谢悼念者 07月13日
·视频:北京大学内季羡林先生灵堂今起接受吊唁 07月12日
·视频:北京部分书店开辟季羡林作品专架 07月12日
·视频:大师仙逝众人惜别 季羡林北大追思会现场 07月12日
·视频:《艺术人生》专题节目 专访季羡林 07月12日
·视频:季羡林纪念专辑九 精妙解读教师天职 07月12日
·视频:季羡林纪念专辑八 书赠天下教师 07月12日
·视频:季羡林纪念专辑七 幽默点评高足 07月12日
·视频:季羡林纪念专辑六 众弟子恭祝先生健康 07月12日
·视频:季羡林纪念专辑五 北大校友专程探望 07月12日
·视频:季羡林纪念专辑四 众弟子十年完成巨著 07月12日
·视频:季羡林纪念专辑三 弟子继承先生衣钵 07月12日
·视频:季羡林纪念专辑二 梵学泰斗著作等身 07月12日
·视频:季羡林纪念专辑一 毕生桃李满天下 07月12日
·视频:温家宝到医院与季羡林做最后告别 07月12日
·视频:各大媒体报道季羡林先生去世 07月12日
·视频:记者赶赴北大 师生深情追忆季羡林 07月12日
·视频: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生平简介 07月12日
·视频:国学大师季羡林辞世 严谨治学泽被后人 07月12日
·书店开辟季羡林任继愈专架 北京市民缅怀大师 07月11日
·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大师相继去世 北大师生情绪激动 07月11日
·视频:记者现场探访季羡林前北大住所 07月11日
·视频:行者无疆——大师季羡林生平 07月11日
博友追忆 更多>>
·人大学生:诗词悼念季老 07月13日
·人大学生:伤逝——悼念季羡林先生 07月13日
·北大学生:缅怀我敬爱的恩师国学大师季羡林 07月12日
·北大学生悼季羡林:大化之境 任运自成 07月12日
·北大教授悼季羡林:他不屈从于任何狭小圈子 07月12日
·泰山崩摧,北斗摇落---痛悼任继愈、季羡林先生 07月12日
·结绳记事:当今社会,还有几人知道季羡林? 07月11日
·平常心:季老对学术的态度深深感染着我 07月11日
·天齐:我最敬爱的人走了,追忆季羡林老人 07月11日
·(腾讯独家)柴静:回忆最后一次见季老 07月11日
·蒋小华:牢记并追随季羡林大师的教悔 07月11日
·赵泽宗:恸悼导师——季羡林大师辞世 07月11日
·小麒:大师走了,国学怎么办? 07月11日
连线访谈 更多>>
·北大教授张颐武:季先的眼光已超越自己的时代 07月13日
·资深媒体人李方:季老的内心其实很寂寞 07月13日
·余秋雨长沙忆季羡林 称其人品非常了不起 07月12日
·北大教授悼季羡林:他不屈从于任何狭小圈子 07月12日
·季羡林弟子钱文忠忆恩师晚年二三事 07月12日
·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对季老逝世深表哀悼 07月12日
·北京301院方:季羡林先生走时很平静 07月12日
·爱徒透露季羡林人生最后时刻仍惦念弘扬国学 07月12日
·红学专家周汝昌作诗悼念季羡林 07月12日
·学术泰斗任继愈季羡林仙逝 各方称其不图虚名 07月12日
图片报道 更多>>
·组图:季羡林遗体在八宝山火化 温家宝等送别 07月19日
·高清组图:社会各界送别国学大师季羡林 07月19日
·组图:季羡林遗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 07月19日
·组图:全国31家媒体头版悼季羡林逝世 07月13日
·图文:季羡林弟子钱文忠在恩师遗像前九叩首 07月13日
·高清图:北大设灵堂吊唁季羡林 民众排队祭奠 07月13日
·组图:社会各界群众前往北大悼念季羡林 07月12日
·图文:季羡林先生在父母亲墓前敬献花圈 07月12日
·图文:季羡林先生与泰国诗琳通公主合影 07月12日
·图文:季羡林先生与爱猫 07月12日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举报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9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0daybank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