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E漏洞中文网

0DayBank一个专门收集整理全球互联网漏洞的公开发布网站
  1. 首页
  2. 漏洞列表
  3. 正文

地震云图片

2019年3月13日 572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视频
财经
证券
汽车
房产
科技
数码
游戏
教育
时尚
文化
排行榜
更多
一键登录

国内 国际 军事 评论历史 图片 天气

地震云
看云就能预测地震?想多了,“地震云”并不存在
腾讯较真李汀2017-08-08 14:55分享
1656评论
收藏
较真要点(赶时间?看要点就够了):

地震云并不存在,也没有什么云能预报地震。“地震云学说”从未被主流科学界所接纳。随着科学认知的发展,地质或气象方面的专业人士都曾或委婉或直接地加以反驳。
所谓的“地震云”,其实在云的科学分类中都有对应种属,并且很常见。而所谓的“预测准”,其实没有一点可靠的精度。
查证者:李汀 |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

(更多地震问题求较真?关注微信公众号:全民较真Fact_Check提问即可)

在网上和现实中,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有三个,其中排第一的是:请问这个是地震云吗?

让你失望了,地震云并不存在,也没有什么云能预报地震。

传闻中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地震云”发展史

相信诡异的云就是地震的先兆,这个思路在古今中外由来已久。

1624年,明天启年间,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明和高一志,摘录西欧古籍,写成一本《地震解》,呈送给太宰李崧毓。其中第八章“震之预兆”里,预兆五就是“地震云”:“昼中或日落后,天际晴朗,而有云细如一线甚长,震兆也。”

传闻中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在中国很多关于地震的古代记载中,也都强调之前有怪异的云雾。比如:

1680年9月9日云南楚雄6.5级地震前“自西北起,黑雾弥天”;

1815年10月23日山西平陆6.7级地震前“西南天大赤……夜有彤云”;

1935年宁夏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忽见黑云如缕,宛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势必地震”;

1936年甘肃天水:“是日天空布满积云,下午一时许聚起大地震”;

1941年5月5日黑龙江绥化6级地震前:“伪县府庶务科长看见,在西北天空中有如烟云的三系,其间带有黄色而明亮”;……

“地震云”在民间始终存在,但它后来作为一种“学说”被发扬光大,日本奈良市长键田忠三郎功不可没。

键田忠三郎曾担任日本奈良市的市长,需要强调的是,他没有任何地质或者气象方面的专业背景。

键田忠三郎(图片来自他本人写的《地震云》一书)

从上世纪40年代,键田忠三郎开始推广“地震云学说”。他说“昭和23年6月26日,奈良市上空出现了一条异常的云,颜色和形状像一条乌黑的长蛇,横跨东西方向。我当时预报即将发生地震,引起了轰动。两天后,距离奈良160公里的福井就发生了大地震。”

(注:1948年6月28日下午5点14分,日本福井平野一带发生7.3级大地震,死亡3895人,福井市几乎遭到毁灭性破坏。)

福井大地震后的一片废墟(图片来自网络)

键田忠三郎把这种云命名为地震云,还说在中国唐山大地震前两天,日本九州也出现了“像把天空分两半似的”地震云。

“像把天空分两半似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键田忠三郎用观测地震云的方法来预报地震,坚持了30多年,自称在1948年预报出了日本的三次7级以上地震,在1979年预报出了两次地震。

80年代,他与日本九州大学的真锅大觉、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吕大炯,合写《地震云》一书,1981年在中国出版。

上世纪80年代,是“地震云”在中国的黄金期。当时中国刚刚结束某疯狂年代,科学界百废待兴;而1976年唐山大地震留给中国人的恐惧和悲痛又太深,举国上下都如饥似渴地希望真能找到一种预报地震的方式。

1976年唐山大地震(图片来自网络)

因此,“地震云学说”在中国广为流传,甚至一脚踏入了中国科学界。吕大炯曾于1981年在《科学通报》发表过《地震云观测》的论文,并在1982年出版《震兆云霞》一书。

而民间的热情更加高涨,日本成立了“地震预知俱乐部”,中国也成立了“中国震兆云霞研究会”。

但是,“地震云学说”从未被主流科学界所接纳。随着科学认知的发展,地质或气象方面的专业人士都曾或委婉或直接地加以反驳。

美国地质勘探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曾明确表示,地震发生前的某种形态的云出现,与地震没有必然联系。中国气象局也曾表示“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地震与天气二者之间有内在关联性,也没有证据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来预测地震发生”。“地震云学说”逐渐绝迹于严肃期刊和出版物。

但“地震云”在民间依然拥有广阔而深厚的土壤。迄今为止,很多人依然相信看云就能预测地震,而一些民间“地震云专家”也依然在矢志不移地发布自己看云预测地震的消息,并拥有一定数量的信徒。

什么是“地震云”?

80年代,一些发表的“地震云研究”认为,地震云共有三种类型:条带状、辐射状、干涉条纹状,并且附上了照片。

今天我们回头看,尽管年代久远,照片模糊不清,但依旧可以辨认出这些“地震云”,其实在云的科学分类中都有对应种属,而且很常见。

比如“条带状地震云”,其实是荚状层积云或者荚状高积云。

当年拍摄的“条带状地震云”(《初论地震云》,自然杂志,1986年)

再比如“辐射状地震云”,其实是辐辏状高积云。

当年拍摄的“辐射状地震云”(《初论地震云》,自然杂志,1986年)

再再比如“干涉条纹状地震云”,其实是波状高层云。

当年拍摄的“干涉条纹状地震云” (《初论地震云》,自然杂志,1986年)

如果说80年代的“地震云研究”,还试图用一些科学方法来对”地震云“作出一些限制和区隔,那么在如今,当”地震云“已经彻底退出科学界后,现在的民间“地震云专家”则显得更加奔放和随意。

他们把一切“怪异”的云都指为地震云,而“怪异”是一个主观词,到底什么样是怪异什么样是不怪异?完全没有客观标准。

比如2016年2月17日下午,江西婺源出现的这种云,被说成是地震云,引起一阵恐慌,但这实际上是波状层积云。

江西婺源波状层积云(图片来自网络)

2010年1月7日潍坊,也说有地震云,这还是波状层积云。

潍坊波状层积云(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7月28日,长春刷爆朋友圈的“地震云”,其实是透光高积云。

长春透光高积云(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你打开搜索软件,搜一下“地震云照片”,将看到各种高积云、各种层积云、各种卷云、各种卷积云……而它们其实都是天空中再常见不过的云(如果你经常抬头看云的话)。

甚至还有飞机喷出水汽形成的航迹云(俗称“飞机拉线”),也被指为“地震云”,难道飞机飞过也是地震征兆?

航迹云(图片来自网络)

网上形形色色的“地震云”,以高积云或层积云居多,因为这两种云容易形成波状、絮状、透光、放射状、荚状等“怪异”的样子;再加上有时在傍晚或早晨,染上了晚霞或朝霞的颜色,就更被疑为“天有异象”了。

“地震云”的高命中率

当然,“地震云专家”能长盛不衰,也不是浪得虚名,人还是有一套很具迷惑性的“证据”,这就是“高命中率”。

比如,他们说:

中国512汶川大地震的前3天,在山东临沂出现“绳纹状的地震云”;

中国四川雅安地震的一周前,杭州上空出现“地震云”;

2008年6月1号巴士海峡地震前一天,合肥出现“地震云”;

……

512汶川大地震(图片来自网络)

说上三五个例子,一般人就被唬住了,觉得是呀是呀,这么多次都命中了,就算不全信,也没法全不信了。

那么,为什么能多次命中呢?

其实说破了也没什么稀奇。

我潜心围观过网上几位知名“地震云专家”,他们的路子就是,先贴一张“怪异”的云出来,宣布为地震云。之后,在短则几天、长到一个月的时间范围内,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地震了,都算“命中”!

“专家”眼中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这精度也太粗犷了吧,简直是霸王条款,想不命中也难啊。

要按着这个精度,天气预报就可以改成“今天明天后天乃至一个月内,全球总有一个地方将会下雨”,这准确率也能分分钟飙到100%,想降都难。还有不少“地震云专家“的粉丝吹捧说“比天气预报准”——真是令天气预报员们男默女泪。

有人说,地震能跟下雨比吗?下雨是常事,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啊!

你看,很多人总以为地震很罕见,能“命中”几次就是神算子了。其实这是个误区,事实上地震每天都发生。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发生500多万次地震,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咱就不算那些小地震了,就光算≥5级的破坏性地震,全球每年发生1000次,差不多每天都得发生两三次。

换句话说,任何人,随便朝天一指、掐指一算,随口说句“今天全球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他都稳赢不输。更何况“地震云专家”还把时间放宽到一个月以内呢。

真的,“地震云专家”自称“多次命中”,这都属于谦虚了,其实他们是“每次命中”,逢测必中。

地震云的“理论依据”

“地震云专家”们还提出了一些“理论依据”,试图从物理、大气科学、地质学的角度来证明地震云的“科学性”。

思路都差不多,大概就是说,在地震前的“孕震期”,大地积蓄很多能量,这些能量会以“地热”“波动”“振荡”“次声波”“电磁辐射”“高能水汽”“带电粒子”…等形式,从“断裂缝泄射出地表”“上逸到空中”,影响云的形状,出现怪异的地震云,之后就会发生地震。

这些专业词汇乍一听挺唬人,其实经不起科学验证和推敲。

地球上从地表到高空已经密布各种的监测仪器,无论是能量、波动、振荡、水汽、次声波、电磁辐射……都能被精准地监测到。

假如在地震前,它们真的从地下冒出来、再到达天空、再体现到云的形态上,那所有这些仪器,怎么可能全都无动于衷、监测不到任何异常数值呢?反而要等它们折腾到云上去,再由人眼来辨认?

这些质疑已经被反复提出过多次,然而“地震云专家”们永远视而不见。

心理聚焦效应

“地震云理论“能在民间收获信任,也源于大众的心理需求。

当人们遭遇诸如地震这样的重大灾难后,往往会反复回忆起事件发生前的各种细节,并倾向于认为这些细节是“罕见和异常”的。其实这些“罕见和异常”经常发生,只不过平时人们不会去特意观察和记忆罢了。这被称为“心理聚焦效应”。那些看似怪异的“地震云”,也是这个道理。

看似怪异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波状层积云、透光高积云、絮状高积云…这些其实都是很普通和常见的云,每天都在世界各地的天空出现。但当它碰巧出现在某次地震之前,就会被人赋予特殊的“天兆”含义。

在地震这样恐怖又突然的天灾面前,人类显得太过于渺小和无力,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能有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法(比如看云),来预先判断地震的出现,能让人们有机会逃脱厄运。

正是由于满足了人类的这种心理需求,“地震云理论“永远都会有追随者。

本文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汀。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腾讯网首页>>

责任编辑:yhxi 收藏本文
分享到: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二维码

为你推荐

灰太狼的变大药丸失效了,但是没想到突然成了大头狼!
时长 56″ 播放量:2378

新闻

小小铁丝也有这么大的用处,可以学习一下
时长 1′18″ 播放量:1239

新闻

3分钟速览新闻联播:全国多地现大范围雨雪天气 近两天仍将持续
2019-02-09 20:03:08

玉雕师吴秋强:将仿古纹饰融入翡翠雕刻,探索玉雕与镶嵌结合
时长 7′46″ 播放量:10144

新闻

国外牛人脑洞大开纯手工改装会跳舞的汽车
时长 2′3″ 播放量:334

新闻

过年还乡,我看到村庄里掀起“厕所革命”
2019-02-09 19:52:20

云南十八怪,了解下
时长 10″ 播放量:573

新闻

11块车费乘客付3万,的哥急得报警
时长 1′2″ 播放量:19

新闻
加载更多
新闻视频
'+item.title+'美国爆出名校最大招生舞弊案,好莱坞女星硅谷大佬均被卷入
'+item.title+'脱欧协议再遭否决引众怒 民众:这届政府最糟糕 最无能
'+item.title+'委内瑞拉全国大停电数日 民众被迫从沟渠中取用废水
'+item.title+'轿车司机在火车轨上来回倒车,你们这是在玩命!
精华推荐
教育部:将与网信部门联合行动治理校园APP乱象教育部:将与网信部门联合行动治理校园APP乱象
2G、3G要退网 用户手机还能正常上网和打电话吗?2G、3G要退网 用户手机还能正常上网和打电话吗?
视界丨埃塞航空难阴影之下 波音737-MAX还安全吗?视界丨埃塞航空难阴影之下 波音737-MAX还安全吗?
中国勘测人员成功营救菲律宾两渔民中国勘测人员成功营救菲律宾两渔民
关于危险驾驶、离婚纠纷、司乘冲突等,司法大数据揭示了什么?关于危险驾驶、离婚纠纷、司乘冲突等,司法大数据揭示了什么?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排放清单出炉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排放清单出炉
游戏推荐
天龙八部
王语嫣:段誉又出去了 在线找队友>>
新热血江湖传
这款游戏到底有啥黑科技 让玩家欲罢不能>>
新服
新服开服第一天!网吧团战媳妇喂饭
视觉焦点
六部门公布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
六部门公布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
越南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我国发布相关禁令
越南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我国发布相关禁令
蔡英文新论调对抗统一,岛内已“炮声隆隆”
蔡英文新论调对抗统一,岛内已“炮声隆隆”
为什么重男轻女的家庭,儿子往往更不争气?
为什么重男轻女的家庭,儿子往往更不争气?
热门新闻
吴敦义首次表态2020或征召韩国瑜
台高官不满普悠玛事故部分人员惩处过轻:重新检讨
媒体:放权赋能政策频出,科研人员真的能“我的科研我做主”吗?
突出重围,我国科技期刊要苦练“内功”
3分钟速览光明日报:比4G快10倍,你期待5G时代吗?
北方地区多冷空气活动 江南华南等地将有小到中雨
山东拟出台经济困难生认定办法 抽烟酗酒者将取消资格
返回首页
用户反馈
1656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举报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9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0daybank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19年3月13日

小助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您需要 登录 之后才可以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pdr.cn CVE漏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2031030号

联系邮箱:wpbgssyubnmsxxxkkk@proto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