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格利亚大学雷锋网AI研习社 AI投研邦 活动 专题 爱搞机
业界
人工智能
学术开发者
智能驾驶
AI+
金融科技
未来医疗
网络安全
智慧城市
智慧安防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零售智慧政务
机器人
行业云
智能硬件
物联网
GAIR
人工智能正文
0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邵岭:为什么说 BMVC 是一场被低估的 CV 会议?
本文作者:汪思颖 编辑:郭奕欣 2018-03-20 15:09
导语: BMVC 2018 值得大家共同关注~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按:过去一年间,在多个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顶会上,从论文发表数、论文影响力、获奖情况上来看,华人力量正在逐渐崛起。而除了在论文上的曝光度越来越高,我们还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正成为会议的组织者,参与到会议的统筹与推广。
2017 年,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参与并报道多个国际顶尖学术会议,华人组织者的身影无处不在:
悉尼科技大学(UTS)张成奇教授担任 IJCAI 2017 当地组织委员会主席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张宏教授担任 IROS 2017 大会主席
前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张正友博士担任 CVPR 2017 大会主席
也是在 2017 年,多位华人顶尖学者当选会议组织者: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周志华教授当选 IJCAI 2021 程序委员会主席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计算机学院裴健教授当选 ACM SIGKDD 主席,任期两年
中科院谭铁牛院士将担任 2021 年举办的 CVPR 大会主席
在今年,也有一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国际会议将由华人担任「总指挥」——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邵岭担任今年九月在英国纽卡斯尔召开的 BMVC(British Machine Vision Conference)的大会主席(general chair)。
BMVC 的知名度并没有 CVPR、ICCV 那么高,但作为此次会议的大会主席,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邵岭认为,BMVC 已经有三十年历史,它其实是一场被低估的国际会议。邵岭教授对AI科技评论表示,「虽然它是一个国际会议,但名字里有个 British,所以很多人会误解它只是一个 local 的会议,间接影响了它的投稿和参与者数量。」
而作为一位优秀的青年学者,邵岭教授目前在顶级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高质量论文两百余篇,针对于此,他也给出了自己的方法论——「在科研中,选择好的研究方向很重要,除了要新颖,更要有可以深入挖掘的潜力,同时又有能实际应用的场景。」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邵岭:为什么说 BMVC 是一场被低估的 CV 会议?
邵岭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目前是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的副主编,以及其它一些领域权威期刊的编委或副主编。他编辑出版了三本专著,在国际顶级会议包括 ICCV、ECCV 和 ACM MM上组织了一系列的研讨会。他曾担任 WACV'14、BMVC'14 /15/16/17 和 ICME'15 的领域主席,并一直担任许多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包括 ICCV、CVPR、ECCV、IJCAI、ACM MM。邵岭教授是英国计算机学会 Fellow、IET Fellow、IEEE 高级会员以及 ACM 终身会员。
以下为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对邵岭教授的专访,从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 BMVC 的发展历程,接下来的会议规划,以及邵岭教授对大家的研究建议。
1. BMVC 2018 将于今年九月召开,你是此次会议的大会主席(general chair),目前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我主要负责会议的 organization committee 的组建、会议组织的统筹、keynote speakers 的邀请、以及对 organization committee 成员任务的分配等。
2. 目前来说,BMVC 知名度与其他计算机视觉类会议,如 ICCV、CVPR 等相比存在差距,为了提升会议知名度,接下来将会有什么规划?
BMVC 其实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了,被公认为是继 ICCV/CVPR/ECCV 三大视觉顶会之后,排名第四的计算机视觉会议,很多知名教授(比如 Oxford的Andrew Zisserman)在 BMVC 上发表过很多文章。
BMVC 这几年知名度下降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虽然它是一个国际会议,但名字里有个 British,所以很多人会误解它只是一个地区性会议,间接影响了投稿论文和参与者数量。
第二,很多国家的人,包括中国人去英国都需要另外办理签证,不像欧洲很多其他国家,只需要办理一个申根签证便可访问,这也影响了 BMVC 的规模。
第三,现在国内都会参照 CCF 的分类来选择会议,可能有部分 CCF 委员对 BMVC 并不了解,把它排在了 C 类,这绝对是不准确的,事实上它应该被归为 B 类会议。
为了提升 BMVC 知名度,每一年的组织者都会尽力把会议办到最好,邀请世界知名的学者做 keynote speakers。同时,我们也会严格把关审稿过程,尽量使审稿公平公正,以提升录用文章的质量。此外,我们也会联系工业界赞助会议的一些奖项,提高大家投稿 BMVC 的积极性。
每一届 BMVC 也会组织一个 IJCV(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的 special issue,邀请最好的文章的作者,将其会议文章扩展后投到这个特刊。
当然,我们也希望 CCF 在下一次对会议分类时,能更为准确地把 BMVC 分为 B 类,给予参与者更好的参考依据。
3. 除了此次在 BMVC 上担任要职,你也曾担任 BMVC'14/15/16/17 领域主席(area chair),在 BMVC 工作的这些年间,你看到BMVC 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BMVC 成立三十年来,一直保持着小而精的模式,但由于上述的部分因素,大部分参与者还是来自于英国和欧洲。当然,每一年举办城市和组织者的不同也会影响到会议的规模。比如去年在伦敦举办,就有近 500 人参会,相对来说较为成功。
BMVC 2018 在英国北部城市纽卡斯尔举办,它曾被 Rough Guides 评为 2018 年世界上最值得去的城市。而且,今年我们邀请到 Rama Chellappa,Shaogang Gong 和 Sven Dickinson 三位著名教授担任 keynote speakers,相信今年的投稿数量和参会人数肯定会有所突破。
4. 近年来,投递 CVPR、ICLR 等多个会议的论文数量猛增,去年参加的 NIPS 的人数呈现井喷状态,会议赞助商也越来越多。人工智能的火热让这些与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相关的会议迅速升温,你如何看待目前这种现象?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的研究者,我当然很高兴看到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这些领域受到极大关注。除了学术界,工业界也积极参与到这些人工智能顶会,这会促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至实际应用。现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被转化到产品中的速度也确实很惊人,是很多其他领域无法比拟的。
5. 在人工智能细分领域的顶会上,特别是 CV 领域的会议,可以看到华人的面孔越来越多,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你认为目前国内计算机视觉研究水平如何?与国外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一直以来,华人都是人工智能各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有许多优秀的研究人员。最近几年中国在人工智能方向的发展和投入,又促使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这个领域。
目前国内计算机视觉和其他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年在各大顶会上发表的论文也越来越多。当然,大部分原创的工作还是来自欧美。这一点随着中国对人工智能的持续投入,应该也会有所改善。
6. 目前学界存在如下现状——论文灌水比较普遍,大部分论文完全无法付诸实际,只是为论文而论文。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该怎么解决?
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主要是因为论文已经被作为升职、申请研究经费、找工作等的评判标准,已经偏离了最初发表论文的初衷。想要改变这种现状,除非大环境能不把论文当作一个标准,而是依据工作的实际影响力,来决定研究者的价值。但这些又比较主观。所以,这个现象会持续较长时间。
7. 你的研究涉及到计算机视觉、图像/视频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多个领域,目前主要的研究重心在哪些方面?最近有什么突破和进展?
我的研究组涉及的领域确实还比较广泛,这几年做的比较多的有 hashing,zero-shot learning,action recognition 等。我最近在阿联酋的首都 Abu Dhabi 成立了一个研究院叫 Inception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IAI),这是一个阿联酋的国家级研究院,主要是想做一些人工智能领域原创性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如果这个研究院之后有新的进展,我会再跟大家更新。
8. 你在顶级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数百篇,成功发表这么多高质量的论文,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分享给大家呢?而从审稿人的角度,你的审稿标准又有哪些,是否能与我们分享一下?
这几年,我有幸跟许多优秀的博士生和博后一起工作,到目前已培养了近二十名博士,能够发表这些论文,凭借的当然是整个团队的努力。
在科研中,选择好的研究方向很重要,除了要新颖,更要有可以深入挖掘的潜力,同时又有能实际应用的场景。
审稿的时候,我会比较注重一项工作是否新颖、实验是否充分、能否对领域产生影响,以及文章的陈述等。
9. 你在研究上非常高产,同时也是活跃的社会工作者,担任各类国际期刊的编委,历任多个会议的主席,如何在研究与社会工作中取得平衡?这些社会工作对你的研究有何促进作用?
作为一个学术界人士,参与这些期刊和会议的工作是必要的。
首先,一个学科要向前发展,这些工作必须要有人去做。如果只有人投稿,没有人组织审稿,文章怎么发表呢?
其次,在参与这些社会工作的过程中,也可以认识到很多相关领域的同行,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建立人际关系的方式,对以后开展合作等也有促进作用。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邵岭:为什么说 BMVC 是一场被低估的 CV 会议?
0人收藏 分享:
相关文章
BMVC
Temporal Action Detection (时序动作检测)方向2017 ...
文章点评:
我有话要说……
表情 同步到新浪微博 提交
汪思颖
编辑
关注 AI 学术动态以及各类数据挖掘比赛,加好友请备注个人信息~谢谢。微信:awanglala
发私信
当月热门文章
IEEE Fellow 2019 名单出炉,40 位国内高校学者入选
IEEE Fellow 又增一位华人学者,中科院自动化所王亮研究员当选
云从科技 OCR 新突破:端到端的深度学习文本检测框架 Pixel-Anchor
阿里达摩院引入以色列知名科学家 Lihi Zelnik-Manor 教授
中科院陆汝钤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百度王海峰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
最新文章
重磅 | CS 294 2018 今日开课!双语字幕独家上线!
沈向洋、高文、桂卫华、杨强四位院士齐聚,共话人工智能核心技术 & 关键应用落地
高文、赵沁平、俞大鹏、吴建平、桂卫华、廖湘科六位院士齐聚,共话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的技术挑战
【官方授权】2018 秋季伯克利大学 CS 294-112 《深度强化学习》学习小组成员招募
Atari 游戏得分提升两个数量级:Uber AI 的新强化学习算法 Go-Explore
「新一代人工智能院士高峰论坛」开幕,概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最新技术成果
热门搜索
Apple比特币LG新浪微博贾跃亭工信部Fintech傅盛Netflix自行车CVPR
热门关键字
热门标签人工智能 机器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金融科技未来医疗智能驾驶自动驾驶计算机视觉激光雷达图像识别智能音箱区块链智能投顾医学影像物联网IoTCV微信小程序平台微信小程序在哪CES 2017CES2016年最值得购买的智能硬件2016 互联网小程序微信朋友圈抢票软件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手环智能机器人智能电视360智能硬件智能摄像机智能硬件产品智能硬件发展智能硬件创业黑客白帽子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无人机大疆小米无人机特斯拉VR游戏VR电影VR视频VR眼镜VR购物AR直播扫地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类人机器人聊天机器人微信机器人微信小程序移动支付支付宝P2P区块链比特币风控高盛人脸识别指纹识别黑科技谷歌地图谷歌IBM微软乐视百度三星s8腾讯三星Note8 小米MIX小米Note华为小米阿里巴巴苹果MacBook ProiPhoneFacebookGAIRIROS双创周云栖大会优葩智能硬件公司智能硬件QQ红包支付宝红包敬业福360和百度大战小米智能眼罩carplaywishbone温度计投影仪mbed华为 人工智能rfic大疆悟inspire2纯电动汽车川普 中国小米智能灯泡松果科技树莓派 硬盘更多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加入我们意见反馈投稿申请专栏作者
Copyright © 2011-2018 www.leiphone.com 雷锋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第一媒体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95991号-1 ICP证粤B2-20150332 0daybank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