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背包中国首飞雷锋网读懂智能&未来首页 AI研习社 AI影响因子 活动 专题 精选 爱搞机
业界人工智能智能驾驶AI+ Fintech&区块链未来医疗网络安全AR/VR机器人开发者智能硬件物联网GAIR
新鲜正文
12
马丁喷气背包完成中国首飞,说好的1000米结果只飞了10米
本文作者:金红 2015-12-07 15:38
导语:12月6日下午14点40分左右,马丁喷气背包(MartinJetpack)终于在现场上千名观众的期待下起飞,在深圳欢乐海岸城上空短暂地飞行一圈亮相后,完成了中国了首飞。
12月6日下午14点40分左右,马丁喷气背包(Martin Jetpack)也叫马丁飞行包终于在现场上千名观众的期待下起飞,在深圳欢乐海岸城上空飞行一圈亮相后,完成了中国首飞。
马丁喷气背包之前一直是作为个人飞行器宣传,可在海拔1000米高空以74公里的时速飞行30分钟,不过这次记者并未能一睹其一飞冲天的英姿,背包飞行的最高高度只在10米左右,飞行时间只有3分钟。而且,看完这次首飞后,记者最大的感受是这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转的。
马丁喷气背包完成中国首飞,说好的1000米结果只飞了10米
在起飞前,为了保障一切就绪,工作人员一直在做各种调试,时间长达半个小时。而为了安全考虑,此次在载人飞行中飞行的也并非普通观众,而是曾在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服役过13年的飞行员Michael Read。飞行包起飞后刮起的小旋风和噪音,让人感觉走到了直升机起飞的现场。
马丁喷气背包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是世界上第一款商业化、实用化飞行喷射包。个人飞行器是个人的飞天梦,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这款喷气背包最早由新西兰人格伦·马丁在1981年提出,1988年马丁成立公司马丁飞行器(Martin Aircraft,不是美国的那个Lockheed Martin的马丁飞行器公司),至今前后共经30多年历程。背包由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可以垂直起降,也可以快速前进,能在狭小空间内运作,计划用于应急救援、军事和休闲娱乐等领域。曾被《时代》杂志评为2010年“50大最佳发明”之一。
今年2月Martin Aircraft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但身份已经转变成中国企业光启科学的控股子公司。通过收购马丁飞行公司若干现有普通股等方式,光启科学目前持有马丁飞行公司约52%的股份,成为第一大控股股东。也正因此,才有了这次在深圳海岸城的“未来飞行秀”。
再来说说这场活动吧!活动现场可是相当火爆,因为是面对全民开放,所以现场的气氛是随处可见男女老少的身影,虽然有很多人可能对飞行包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并不懂得这一次首飞的意义,但不影响这个像飞机一样的东西对他们的吸引力。
马丁喷气背包完成中国首飞,说好的1000米结果只飞了10米
光启科学主席及执行董事刘若鹏带领Martin Aircraft CEO 彼得·科尔克,以及光启“全球创新共同体”(英文名为Global Community of Innovation,缩写GCI)全体成员共同助阵。
马丁喷气背包完成中国首飞,说好的1000米结果只飞了10米
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马丁喷气背包载人飞行秀、签约仪式以及马丁喷气背包无人飞行秀。
现场光启与三家企业进行了订单签约仪式,此次三家企业共预定了100台马丁喷气背包。上个月迪拜政府为消防员订购了20台马丁喷气背包,美国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也有意下单。刘若鹏表示目前正在印度以及其他国家积极展开推广。关于交付问题,刘若鹏表示明年下半年会完成首批交付。
马丁喷气背包完成中国首飞,说好的1000米结果只飞了10米
而在无人飞行秀环节,同样与载人环节差不多,现场一直在紧张地等待工作人员进行起飞前的调试。与载人不同的是,此次飞行将由工作人员在地面进行操控。
附上几张现场高清图以及官方高清视频。
马丁喷气背包完成中国首飞,说好的1000米结果只飞了10米
(载人飞行)
马丁喷气背包完成中国首飞,说好的1000米结果只飞了10米
(载人飞行)
马丁喷气背包完成中国首飞,说好的1000米结果只飞了10米
(无人飞行)
马丁喷气背包完成中国首飞,说好的1000米结果只飞了10米
(无人飞行)
与现在的消费级无人机一样,个人飞行背包最大的硬伤是功耗高、飞行时间短。此前Google X实验室做过火箭背包的项目,而且飞行测试了两年,但最终被封存。当时Google X实验室负责人表示,让背包飞起来不是问题,而是太过耗油,一加仑大概仅能支撑四分之一英里。同时它的声音很大,就跟摩托车声差不多。基于以上提到的两个难以解决的缺陷,火箭背包被Google X归类为“短期内不可实现”并中止研发。
Google X的火箭背包项目其实最早是贝尔飞行器公司发明的,早在20世纪中期就开始着手研制,并得到了美国军方的支持,希望将其应用于宇航。但由于结构复杂和昂贵的成本,最后还是永远失去了军方的资金支持。谷歌后来将这个项目组的人员进行重组,遗憾的是依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即使以上的问题解决了,对于飞行员来说,同样也是极具要求。因为不像无人机,现在已经有各种傻瓜式地一键飞行,整个飞行过程,不管是载人的还是无人的,都是由飞行员来全程操作。
当然,对于普通人而言,你可以体验这种渲染机。这种机器通过结合虚拟现实头盔,在不离开地面的情况下能让你体验到翱翔天空的快感。当然,它还是游客拍照的最爱。
马丁喷气背包完成中国首飞,说好的1000米结果只飞了10米
看完飞行秀后,记者心里有太多疑问,比如只在几米高空试飞是故意安排的表演秀还是技术上存在门槛;普通人要想飞行要经过什么样的门槛等。于是记者便联系到了刘若鹏,希望他能给出一些答案。稍后将为大家带来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编辑访问刘若鹏内容。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2人收藏 分享:
相关文章
马丁飞行包飞行器
马丁飞行包背后的Martin Aircraft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
苏黎世联邦大造神机,探囊取物游刃有余
大疆在中东设禁飞区,防止被恐怖分子利用
大疆发布“飞行眼镜”,让你用头部控制无人机
文章点评:
我有话要说……
表情 同步到新浪微博 提交
最新评论
日不落帝国 12月14日 06:47
平民只能看的份,玩不起呀!一是它贵,而是它太耗油。
回复 (0)
child9527 12月10日 00:41
我只想说四个字:龙生股份!
回复 (0)
摩顿•狄龙 12月08日 10:22
回复 (0)
涅槃之火 回复: 伯爵小啵仔 12月08日 09:48
160万美金,反正我是买不起
回复 (0)
艾维斯•加拉 12月08日 08:45
等待
回复 (1)
伯爵小啵仔 12月08日 07:14
哈哈 以后会不会人人都有!
回复 (0)
风林火山枭 12月08日 00:12
安全第一
回复 (0)
中秋八月 12月07日 23:51
目前这种的还是不看好。
回复 (0)
bravery 12月07日 17:08
还要改进
回复 (0)
小鲸鱼 12月07日 16:03
不能飞太高,是不是因为航空管制?
回复 (0)
文森•莫尔 12月07日 16:00
除非电动,不然不看好这种背包。电动力或许是未来飞行背包的突破口。
回复 (0)
嘻哈侠 12月07日 15:54
这个不太看好
回复 (0)
金红
编辑
雷锋网编辑,专注新技术和商业故事报道,创业者或行业交流可加微信号Duras0820
发私信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Windows 10 预览计划即将结束,继续使用后果严重
IBM与三菱东京UFJ银行联手测试智能合同原型
又一个倒下的传统BBS:网易论坛宣布10月19日停止服务
Facebook正在收购Nascent Objects,加快开发硬件原型的步伐
人类“瞬间移动”快实现了?量子传输取得有了突破性进展
特斯拉将建世界最大储能电池组,充满电可供2500家庭使用
热门搜索
360支付宝智能手环iCloudRIM发布会奥迪网易奔驰VC投融资
热门关键字
热门标签人工智能 机器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金融科技未来医疗智能驾驶自动驾驶计算机视觉激光雷达图像识别智能音箱区块链智能投顾医学影像物联网IoTCV微信小程序平台微信小程序在哪CES 2017CES2016年最值得购买的智能硬件2016 互联网小程序微信朋友圈抢票软件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手环智能机器人智能电视360智能硬件智能摄像机智能硬件产品智能硬件发展智能硬件创业黑客白帽子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无人机大疆小米无人机特斯拉VR游戏VR电影VR视频VR眼镜VR购物AR直播扫地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类人机器人聊天机器人微信机器人微信小程序移动支付支付宝P2P区块链比特币风控高盛人脸识别指纹识别黑科技谷歌地图谷歌IBM微软乐视百度三星s8腾讯三星Note8 小米MIX小米Note华为小米阿里巴巴苹果MacBook ProiPhoneFacebookGAIRIROS双创周云栖大会优葩智能硬件公司智能硬件QQ红包支付宝红包敬业福ripplestarwalkhdfs三星s7ijcai小米监控vr h片吴碧瑄ios10 越狱独轮平衡车液晶等离子卫星宽带思科中国大数据公司p8青春版拆机图更多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加入我们意见反馈投稿
Copyright © 2011-2018 www.leiphone.com 雷锋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第一媒体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95991号-1 ICP证粤B2-20150332 0daybank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