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E漏洞中文网

0DayBank一个专门收集整理全球互联网漏洞的公开发布网站
  1. 首页
  2. 漏洞列表
  3. 正文

ie漏洞

2018年11月25日 766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ie漏洞
首页
文章

漏洞
SRC导航
内容精选

输入关键词搜索

APP 登录| 注册
【技术分享】IE浏览器漏洞综合利用技术:UAF利用技术的发展
阅读量 47326 | 稿费 400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QQ facebook twitter
发布时间:2017-03-28 14:38:58

作者:Ox9A82

稿费:400RMB

投稿方式:发送邮件至linwei#360.cn,或登陆网页版在线投稿

传送门

【技术分享】IE浏览器漏洞综合利用技术:堆喷射技术

前言

在前一部分中,我们介绍了从IE6到IE11的堆喷射方法,其实堆喷射只是一种手段目的还是为了实现最后的漏洞利用。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会根据时间顺序来讲解IE浏览器漏洞利用技术的发展,我们会把主要精力放在UAF漏洞的利用上面,同时会涉及一些其它类型的漏洞作为辅助以绕过漏洞缓解措施,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技术发展脉络,实际的漏洞调试会放在下一章,期间我阅读了大量的文档、会议PPT和博客文章,在此也对前辈们的分享表示感谢。同时给大家分享两句我很喜欢的话,一句来自大家应该都很熟悉的陈皓大牛,一句来自charles petzold大家应该都有读过他的书

要了解技术就一定需要了解技术的历史发展和进化路线。因为,你要朝着球运动的轨迹去,而不是朝着球的位置去,要知道球的运动轨迹,你就需要知道它历史上是怎么跑的。

学习技术发展史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追溯的历史越久远,技术的脉络就变得越清晰。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确定某些关键的历史阶段,在这些阶段,技术最天然、最本质的一面将清晰可见。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本篇文章将要提到的漏洞类型,我们这篇文章主要会针对两类漏洞进行描述,即越界访问漏洞和释放后重引用漏洞。这两种漏洞的英文名称分别为Out-of-Bound和Use-After-Free,因此我们通常简称这类漏洞为OOB和UAF。

1.越界访问漏洞

越界访问漏洞,个人认为越界访问漏洞应该是按照漏洞造成的效果进行划分的,而不是依照漏洞成因进行的划分。我认为如果是从成因的分类上来讲,像堆溢出、整数溢出、类型混淆等都可以造成越界访问漏洞。

越界访问,所谓的访问就是指越界读和越界写,在后面我们可以看出越界漏洞是比较容易利用,也是比较好用的一类漏洞,这里好用指的是效果比较好,一般通过这种OOB漏洞可以在IE浏览器中轻易的实现绕过ASLR的保护。

而这种漏洞的利用,一个共通点是要进行内存布局(或称为Feng shui技术)。即把一些特殊的对象或者结构布置在漏洞对象附近,否则读写都无从谈起,我们会在后面展开来说这些内容。

2.释放重引用漏洞

Use-After-Free漏洞中文名为释放后重引用漏洞,这种漏洞估计大家都比较熟悉。

所谓的“释放重引用”是指在一块内存被释放后在某处还保存有指向这块内存的悬垂指针,之后对悬垂指针进行了解引用(所谓的重引用)导致了漏洞的触发。

我们分析UAF漏洞一般要搞清楚几个关键点:

1.是什么对象发生的UAF?

2.UAF对象何时被分配、何时被释放?

3.导致crash的流程是什么?

4.为什么会存在悬垂指针?

但是在早期的UAF漏洞利用来说,一些Hacker们往往只需要知道步骤2、3就可以实现漏洞利用。这是因为早期的UAF一般都是通过占位和堆喷射来进行利用的,比较简单粗暴。

1.为什么IE中会存在大量的Use-After-Free漏洞?

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IE浏览器中为什么会爆出大量的UAF漏洞?

这个问题的提出并不奇怪,因为其它的软件诸如Office Word的漏洞可能基本上都是一些堆栈溢出,而UAF则是凤毛麟角。

IE浏览器中并不是没有存在过栈溢出这些类型的漏洞,而是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基本都已消耗绝迹,但是UAF漏洞“络绎不绝”的本质原因在于IE浏览器中存在着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对象和其间互相关联的关系,包括各种标签和各种内部数据结构比如CElement就是代表元素对象的父类,举例来看CButton是CElement的子类代表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18年11月25日

小助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您需要 登录 之后才可以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pdr.cn CVE漏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2031030号

联系邮箱:wpbgssyubnmsxxxkkk@proton.me